中信建投房地產24年展望:信用修復與三大工程將共同推動市場修復築底
智通財經APP獲悉,中信建投發佈研究報告稱,2023年以來行業需求及融資端政策持續發力,房企信用修復在2024年也有望提速,促進需求企穩回暖。包含保障性住房、城中村改造、“平急兩用”公共基礎設施在內的三大重點工程建設,成爲構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抓手、助力市場修復築底。考慮城中村改造與保障房建設帶來的增量,預計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、地產開發投資、新開工面積、竣工面積的增速分別爲-4.9%/-7.6%/-10.0%/+4.0%。中長期來看,我國住宅年需求中樞約9億平。此外,三大工程有望爲物管行業帶來559億元/年的增量。投資建議投資人聚焦需求修復和城中村改造兩條主線。
▍中信建投主要觀點如下:
信用修復與三大工程將共同推動市場修復築底。
韩国通过N号房防治法 拟将性同意年龄提高至16岁
農家小寡婦
來自深淵(Made in Abyss)第2季 烈日的黃金鄉 土筆章人
2023年以來行業需求及融資端政策持續發力,房企信用修復在2024年也有望提速,促進樓市需求回暖。包含保障性住房、城中村改造、“平急兩用”公共基礎設施在內的三大工程建設,是構建房地產新發展模式的重要抓手,並將在2024年進一步支撐市場需求和投資開工。2024年城中村改造爲投資、新開工提供增量,保障房建設爲銷售、投資、開竣工提供增量。
在信用修復與兩大工程的加持下,預計2024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、房地產開發投資額、新開工面積的降幅較2023年收窄,分別爲-4.9%/-7.6%/-10.0%。保交樓的持續推進也將使竣工面積增長保持在4%左右的水平。
中長期住宅每年新增需求中樞約9億平,目前已基本接近。
中長期來看,我國城鎮化率和核心城市人均居住面積仍有增長空間,人口增長率下降背景下城市間人口流動加速。分別通過需求分拆的視角和人口流動視角對行業需求進行預測,測算得到每年潛在的住宅新增需求爲8.2-10.3億平,中樞約9億平。
三大工程爲物管行業帶來新發展機遇。
其中,保障性住房的物管服務業務有望加快發展,城中村改造爲物管企業打開新的業務空間,“平急兩用”基礎設施建設利好具備公建及城市空間服務能力的企業。城中村改造作爲保障房與“平急兩用”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手段,測算其將爲物管行業帶來559億元/年的增量,其中基礎物管增量約360億元/年,增值服務增量約199億元/年。
建議聚焦需求修復和城中村改造兩條主線進行投資佈局。持續的政策支持下,行業信用有望修復,核心城市的市場將率先復甦。
風險提示
城中村改造的風險在於資金籌措不及預期,土地出讓困難,銷售持續低迷等:1、銷售不及預期:關注的重點城市周度銷售面積同比仍然爲負,銷售仍在底部區域,未來依舊有繼續下行或恢復不及預期的風險;2、資金籌措不及預期:房地產企業信用擴張仍存在阻滯現象,儘管央企及地方國有房企融資能力較強,投入城中村改造的資金規模仍需要跟蹤,同時其他渠道包括民間資本的參與,也可能不及預期;3、土地出讓不及預期:城中村改造部分採用拆除重建的模式進行,其拆除後的淨地出讓情況將會影響到地方政府和企業的動力,在當前全國範圍土地出讓金仍有下滑,需要關注土地市場出讓情況。
房地產行業的風險主要在於銷售及結轉可能不及預期:1、銷售不及預期,關注的重點城市周度銷售面積仍處於較低位置,銷售仍在底部區域,未來依舊有繼續下行或恢復不及預期的風險;2、結轉不及預期:施工進度受多重因素影響,施工進度變慢將導致結轉不及預期;3、房企信用修復不及預期:部分高槓杆的民營房企出險可能性仍存,導致行業整體信用修復進度緩慢,影響房企公開市場債務的融資規模與融資成本,進而導致行業竣工及現金流壓力加劇。
冥店
桃园这区40年没发展致人口外移? 市府提都市计划解方
无敌储物戒 明日复明日
經營服務行業的風險主要在於:1、行業內競爭加劇導致外拓受阻及母公司交付可能不及預期三個方面:1、物管行業嚴重依賴線下場景,疫情會造成較爲嚴重的影響;2、伴隨物管覆蓋率不斷提高,行業內公司從增量增長轉向存量小區、單位競爭,競爭加劇可能導致部分公司增速放緩、利潤率下降;3施工進緩慢度,進而影響結轉進程,或會導致母公司的交付不及預期。4、輕資產模式企業遭遇對手方違約,品牌商譽減值風險。5、代建、C-REITs等成長市場不確定性風險。
男友买1500万预售屋「没跟她讨论」!妹子心寒:明年要结婚
台燿11月營收15.75億元 創近18個月新高